炒股可以借钱吗 开门红!新增信贷、社融创新高,1月金融总量数据掉头向上
新年首期金融统计数据出炉。2月14日,人民银行发布2025年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18.52万亿元,同比增长7%;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5.13万亿元,其中住户贷款增加4438亿元。社会融资规模方面,1月社融增量为7.06万亿元炒股可以借钱吗,1月末存量415.2万亿元。
整体来看,在政策靠前发力、银行加力投放以及需求有所恢复下,2025年开年新增信贷和社融规模双双创下历史新高,如期实现“开门红”。在分析人士看来,金融总量数据拐头向上将是2025年宏观政策更加积极有为的重要发力点,综合各类内外部因素走势判断,一季度末前后降息降准窗口有可能打开。
企业贷款拉动
新增信贷创历史新高
根据人民银行披露的信息,1月人民币贷款余额260.77万亿元,同比增长7.5%。
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5.13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443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497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935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4.78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74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46万亿元,票据融资减少5149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2008亿元。
北京商报记者对比发现,与上年同期4.92万亿元相比,1月信贷增量同比多增2100亿元,5.13万亿元的新增信贷规模也是有统计数据以来的单月最高纪录。环比2024年12月的9900亿元,1月信贷增量更是增长超过4万亿元。
部门贷款表现上,1月住户贷款增加4438亿元,同比少增5363亿元。其中,居民短贷同比少增4007亿元,中长期贷款则同比少增1337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在高基数下同比多增9200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分别同比多增2800亿元、1500亿元,票据融资同比少减4584亿元。
针对1月信贷变动情况,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分析指出,1月信贷投放靠前发力,新增贷款规模保持在高位,在去年高基数、春节错位以及化债置换等多因素影响下,仍实现同比多增,“开门红”如期实现。
“居民中长贷方面,房地产市场延续‘止跌回稳’态势,按揭投放逐步恢复。在新发和存量房贷利率利差大幅收窄下,居民按揭早偿率相比去年同期继续下降,但考虑到春节奖金集中发放,季节性因素影响下环比可能有所上升,对零售贷款投放形成一定压力。”温彬补充道。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从分项来看,1月贷款实现同比多增,主要受企业贷款拉动。其中,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1500亿元,主要原因是房地产融资“白名单”项目贷款拨付加快,带动银行加大房地产开发贷投放力度。1月企业短贷同比多增2800亿元,主要源于金融“挤水分”效应淡化。
统计口径修订
M1同比正增长
随着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正式修订,1月货币供应量也备受市场关注。报告显示,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18.52万亿元,同比增长7%。狭义货币(M1)余额112.45万亿元,同比增长0.4%。流通中货币(M0)余额14.23万亿元,同比增长17.2%。当月净投放现金1.41万亿元。
这是M1统计口径历史第五次调整之后,新M1数据的首次亮相。早前,人民银行公告指出,决定自统计2025年1月数据起,启用新修订的M1统计口径。此次修订,将个人活期存款、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纳入M1,不影响M0、M2的统计口径。
从概念上看,货币供应量作为某一时点承担流通和支付手段的金融工具的总和,往往会呈现季节性波动。例如,在原有计算口径下,春节前,出于发放压岁钱、红包等节日习俗的现金持有需求,居民会从银行(个人活期存款账户)取出人民币现钞(流通中货币)备用,导致M0增加。春节后,居民将现钞(流通中货币)存入银行(个人活期存款账户),导致M0减少。
调整口径后,M1季节性扰动消退,波动性下降。1月末M1增速较上月加快1.8个百分点,为近10个月以来首次同比正增长。温彬表示,M1数据与经济增长指标的相关性增强,新口径下M1同比增速的走势也将更为平稳,新口径下居民活期纳入M1,使得春节效应下对公和零售“跷跷板效应”对M1的影响消除。
不过,剔除统计口径变化,1月末M1增速也较上月加快0.2个百分点左右,降幅连续第四个月较快收窄。王青认为,除了一揽子增量政策出台,市场信心大幅提升,推动企业经营、投资活跃度上升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前期楼市持续回暖,带动居民存款向房企活期存款转移加速。
M2方面,M2同比增速较上月末下降0.3个百分点。究其原因,王青表示,一是受余额规模较大等影响,当月贷款余额增速小幅下行0.1个百分点,这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存款派生,进而拉低M2增速;二是去年12月同业存款新规生效,1月银行非银存款继续大规模外流1.11万亿元,同比多减约1.7万亿元。这些资金主要流向基金和其他金融投资产品,而这些产品未充分反映在M2统计当中。
“后续政府债券发行融入的资金逐步支出后,转化为企业存款计入M2,将有望带动M2增长加快。”温彬说道。
新增社融超7万亿
后续有望维持在较高水平
1月信贷增量维持高位,1月新增社融也达到历史同期最高水平。经初步统计,2025年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7.0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5833亿元。1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15.2万亿元,同比增长8%。
具体来看,1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5.22万亿元,同比多增3793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392亿元,同比多减1381亿元;委托贷款增加449亿元,同比多增808亿元;信托贷款增加623亿元,同比少增109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4653亿元,同比少增983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4454亿元,同比多134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6933亿元,同比多3986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473亿元,同比多51亿元。
“信贷‘开门红’和政府债发行节奏前移,对社融增长形成强有力拉动。”温彬表示,在财政政策“更加积极”的要求下,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在1月即启动发行,地方债也蓄势待发。国债和地方债发行适度靠前,有利于相关部门提前部署项目储备和资金使用工作,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确保对经济增长形成强有力拉动。1月政府债融资6933亿元,同比大幅多增3986亿元。同时,信贷加快投放下,1月社融项下的表内信贷增加5.22万亿元,同比多增3793亿元。
市场专家表示,社会融资规模增速继续保持在8%的较快水平,一方面得益于表内贷款较快增长,另一方面政府债务发行提速也形成了重要支撑。
展望后续,温彬认为,全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规模将较去年有所上升,以更好发挥稳增长功效,地方着力推动隐债清零,置换债券靠前发力。政府债发行规模大幅提升和信贷总量总体平稳下,全年社融增量有望维持在较高水平。
金融总量数据拐头向上
降息降准窗口可能打开
总体上看,在货币政策基调由“稳健”转向“适度宽松”,房地产“白名单”项目贷款拨付加快,金融“挤水分”效应减弱等因素综合作用下,1月银行信贷投放力度加大,新增人民币贷款时隔8个月首次同比多增,超出市场普遍预期,新增社融则连续两个月同比多增,显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大。
“这将为稳定年初经济运行提供重要支撑。”王青认为,在监管层强调“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以及政府债券融资规模将显著扩大的环境下,2025年新增信贷和社融有望恢复同比多增。金融总量数据拐头向上将是2025年宏观政策更加积极有为的一个重要发力点。
对于后续货币政策走势,刚刚发布的《2024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强调,“强化逆周期调节,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调整优化政策力度和节奏”。
在王青看来,“适时”“择机”意味着人民银行会选择在实施逆周期调节、引导社会预期、调控市场流动性的关键时点发力,实施降准降息。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发挥政策工具效用,同时也有助于保留政策空间。
王青判断,人民银行会根据经济运行状况及重大事件冲击等因素,灵活把握政策节奏。当前要重点关注一季度房地产市场走势和贸易战对出口的影响。需要指出的是,通常春节到两会期间出台降息降准等重大宏观政策措施的可能比较低,综合各类内外部因素走势判断,一季度末前后降息降准窗口有可能打开。
温彬强调,下阶段,宏观经济政策将进一步强化逆周期调节,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调整优化政策力度和节奏,着力提振消费、稳定预期,并通过科技创新以及发展新质生产力来培育新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持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温彬认为,随着各项政策持续落地显效,有效融资需求有望进一步改善,金融资源将更多流向科技创新、促消费等政策着力支持领域,以及其他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共同支持金融总量延续稳定合理增长。
北京商报记者廖蒙炒股可以借钱吗
热点资讯/a>
- 股票配资平台代理招商 富时A50期指连续夜盘收涨0.25%,
- 配资操盘开户 0212东吴宏观股指每日观点 |市场震荡调整
- 微配资开户 油脂油料期货主力合约涨跌不一
- 崇左股票配资 预计2025年山东独立炼厂一次装置负荷将继续下
- 线上配资排名 【环球财经】国际油价11日上涨